“bì gōng bì jìng”成语是出自《诗经•小雅•小弁》中的。此诗是周幽王的太子宜臼被逐出,宜臼做诗以自怨。
诗中第三章的第一句“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思是说看到房屋旁爹娘种的桑树和梓树,心里都是“必恭敬”,即我们现在的成语“必恭必敬”,后来也写作毕恭毕敬。所以说,这两个成语都正确。但是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这两个成语写哪个合适,一要根据教科书中的用字,二要根据老师的要求。
除了“bì gōng bì jìng”的成语,这一句中还有一个词我们非常熟知,即“桑梓”,现常借指故乡或乡亲父老。
讲完了成语,我们再来看一下诗中的主人公宜臼(太子)和周幽王的命运。宜臼面对父母栽种的树木,都必恭必敬,对待自己的父母更是“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对父亲充满尊敬,对母亲深深依恋”,但因父君信谗言,宜臼“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即不能再见爹面,不能再依偎在娘身边,诗句中的“毛、里”分别代指父与母。痛心疾首的宜臼,仰天慨叹“天之生我,我辰安在?”,意思是上天既生了我,我的时运何时转呢?
罢黜在外的宜臼其实是在外祖父申侯家,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因周幽王太宠幸褒姒,不以国事为重,已经落得众叛亲离,所以此次申侯联合的进攻很顺利便取得了成功,周幽王被杀。宜臼太子被拥立继位,这就是周平王,平王把国都东迁,后来史家把自周平王后的周朝称为了“东周”。
读这首诗,我们不仅知道了一个成语,一个代名词(桑梓),还了解了一段历史。我还想补充一句,“伐木掎矣,析薪扡矣”。这一句在第七章,宜臼抱怨幽王听了谗言而不深究根底后说的一句话,这句的意思是伐木要用绳子牵引着,把它慢慢放倒,才不会伤着人,劈柴,顺着纹理才容易劈开。
作为一名家长,看到此句,引起了我地细细思量。我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有没有观察到他们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特性,表现就会有不同,我们有没有潜移默化地引导,让他们顺利度过过度期。如刚上小学不适应,不是赖床不起,就是一到学校就肚子疼,等等麻烦事儿是一出接一出,我们怎么办?一是粗暴地命令式强制他去学校,二是根据他的特性,耐下心,听听孩子的心声,再跟老师配合,让他尽快适应。
第一种方式,鉴于孩子小,惧怕成年人的威力,可能很快见效。但自己孩子为何有上学恐惧症,你清楚吗?你真得帮他解决了吗?说不定强压下去的麻烦,寒暑假后的开学都会上演,甚至等他上初中或高中时,又要重演。第二种方式需要我们有极大的耐心,也得需要较长时间才见成效,但度过了这个时期,以后他的求学生涯可能就一帆风顺。
所以在教育孩子上,凡事我们不要急躁,遇事先冷静,先想想孩子这个年龄段的特点,这段时间来有无反常表现。自己想到的问题找不出答案,找孩子聊,话套话的,从孩子口中就知道了不少信息或问题答案。俗话说“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孩子的一切你都心知肚明了,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不但解决了问题,还解决得让孩子心服口服。今后孩子的成长一定是积极乐观,健康的。
最后,再来解释一个字“弁”,在这首诗中它读pán,快乐的意思。但在《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中,它读的是(biàn),意思是鹿皮帽。
1蓝语安之死「哎,你们知道吗,之前超火那个模特蓝语安死了」「啊?不是吧,她不是前一久还发表新书的吗,我还买了来着」「对啊,对啊,前几天还看人采访她,看她状态还不错哎」「实锤哈,都
2025-09-22 15:32:21第一章"陈浩,你看这个钻戒怎么样?"林雨晴举着手机屏幕,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我放下手中的合同,看了一眼她手机上那枚价值十二万的钻戒,点点头:"挺好的,你喜欢就买。""真的吗?"她激动
2025-09-22 15:12:20高考结束那晚,我正跟同学在KTV里唱《海阔天空》,爸妈一个电话把我骗回家,甩给我一份离婚协议和一张银行卡。「曦曦,你成年了,我跟你爸决定给你一份最棒的成人礼——独立。」卡里
2025-09-22 14:54:25夕阳把教学楼的影子拉得老长,计宁背着半垮的书包,嘴里叼着根棒棒糖,晃晃悠悠地往校门口走。刚拐过行政楼的拐角,就听见一阵压抑的争执声。他脚步一顿,探头望去——三个染着夸张发
2025-09-22 14:33:28最近很多网友对小说《闪婚后,高冷霸总成了宠妻狂魔》的后续非常感兴趣,本文是一本现代言情文,主角苏然陆沉渊演绎的剧情中涵盖了多种元素,大神“方不咸鱼”创作的主要
2025-09-22 14:23:25出国三年,我将海外分公司的市值扩大了三倍。这才回到了家,可是我没有想到,我刚打开房门,却看到了一个女人,却打开了我家的房门。对方看到我的时候,冷着脸开口说道:“你就是新来的保
2025-09-22 14: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