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37℃其实已经算是发烧了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5 08:51:12    

但我们有没有在体温登记表上发现,

绝大多数人的体温都不到37℃,

甚至很少有人高于36.7℃呢?


1


体温普遍下降


前几天有人说:我测体温37.3℃,我以为我感染了新冠病毒,我去医院做了核酸检测,医生说我没问题,但我还是很担心呀。


或许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体温超过37℃就会担心自己是在发烧!


“我分明记得小时候生物课上讲过,人的正常体温是37℃,但为什么身边所有人的体温都不到37℃呢?”



1851 年,一位名叫卡尔 · 温德利希的德国内科医生,收集了25000 名病人的腋下体温数据,首次确定了人体正常体温为37 ℃,这种说法一直延续至今。


近年来,许多科学家认为人类体温在不断下降,37℃已经成为历史。


就在今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朱莉·帕森内特带领团队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


他们发现,自19世纪以来,成年人的平均体温在持续下降,170年下降了0.4℃,从37℃降到36.6℃。



研究人员发现,21世纪出生的男性平均体温比19世纪初期出生的男性低0.59℃。


21世纪出生的女性平均体温比19世纪90年代出生的女性低0.32℃。


平均而言,相当于每十年体温下降了0.03℃。也就是说,如今人类的平均体温大约是36.6℃,而不是教科书上的37℃。


2


体温下降并非好事


2007年,日本医学博士石原结实在他的著作《36.5℃决定健康》中,就提到日本人的体温在呈下降趋势。



“现在,大家担心的是测到高体温,但他提醒人们更要担心体温的降低。”


和中医认为的百病从寒起类似,体温下降带来的血液流动变慢、新陈代谢减缓。


体温下降,人的所有细胞和组织的活性都会降低,从而引起肠胃、肝、肺和脑等全身器官的机能低下,进而引发各种疾病的发生及恶化。


这次的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作为宿主的蝙蝠。


蝙蝠之所以百毒不侵地携带了诸多病毒却安然无恙,全因为它们的体温能够保持到40℃以上。



“体温每下降1℃,免疫力会降低30%。”石原结实认为。


人类的体温普遍较蝙蝠低了3℃不止,免疫力自然也随之低了很多。


1975年,日本死于癌症的,大约是12.6万。2007年,日本死于癌症的人数达到了33万,是1975年的2.5倍。


石原结实认为体温的普遍下降是日本癌症增加的重要原因——“癌细胞在35℃的体温下增殖最为活跃,而体温如果超过39.3℃,癌细胞会死亡”。



上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日本的糖尿病患者仅数百人,而到本世纪初,糖尿病患者达到了1870万人,高血脂患者也超过了3000万人。


随着体温下降,糖和脂肪未充分燃烧而残留,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血脂、脂肪肝等发生的可能也随之增多。



一项意大利与美国的联合研究发现,肥胖与体温较低有明显相关性,体温越高,说明体内脂肪燃烧越快,热量消耗越多,新陈代谢越快,摄入的脂肪消耗越充分,人就越不容易长胖。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我们已经是随着时间进化的人类了”帕森内特说,


“我们在变高,变胖,体温只是变化的又一个标志”


3


人类的体温为什么会降低


01

缺乏运动


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懒”了。


吃饭靠外卖,出门就打车,洗衣服有洗衣机,洗碗有洗碗机,扫地有机器人…


而在50年前,科技没有现在发达,但人类身体素质都很好,因为人们每天都要做很多运动。



例如,走路可以使肌肉收缩、扩张,使聚集在下肢的血液顺畅地流回心脏。


走路时全身的血液循环更加顺畅,促进身体所有细胞、组织的代谢,体温也会不断上升。


常言道“人不走,身体凉”。缺乏运动,体温必然会下降。


02

空调


现代人长期处于适宜温度,也是能量消耗减少的原因之一。


19世纪时,夏天没有空调,冬天供暖也不普遍,如今,一台中央空调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无处不在的空调,使体温调节中枢不再敏感,从而使得体温调节能力降低。


03

压力大


研究人员发现,压力大的情况下,皮质醇过量分泌导致肌肉分解。


在压力状态下,人体处于应激状态,身体会分泌一种叫“皮质醇”的激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但是,皮质醇是一种分解代谢激素,不仅会分解肌肉,还会促进脂肪储存,优先把脂肪存储于内脏。


这样,基础代谢率就会一降再降,体温也就随之降低了。



体温每降低1℃,免疫力就会下降30%以上。


意味着我们免疫力下降,大大提高了病毒、细菌感染和癌症的发生率。


疫情当前,我们更能体会到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一个好身体是因为强大的免疫,


而好身体,得靠经常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不需要看太多例子,一个就足够,那就是84岁的钟南山院士。


希望大家都能调节饮食、加强锻炼、放松心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灾难让我们悲痛,也让我们明白。


没有什么比平安更重要,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幸福。


钱财买不来生命,利益换不回健康。


身体健康,无病无灾,一辈子平平安安,就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