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有云: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起初相谈甚欢,相见恨晚,最后关系却慢慢变淡,能一直联系的已寥寥无几。
所有关系的变淡,说到底是因为频率不同。
《易经》上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意思是: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同频的人才会久处不厌。
所谓频率相同,不过是朋友之间的理解和懂得;夫妻之间的欣赏与包容……
频率相同的人,懂得倾听,而不是争辩。
频率相同的人,懂得你的言外之意,理解你的山河万里,尊重你的与我不同。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就像品一杯好茶,越到后面越觉得唇齿留香,身心舒畅。
不管多少年过去,都不会对彼此感到厌烦,相处起来依旧十分舒服自在。
理查德·耶茨的《十一种孤独》里说:
“我想所谓孤独,就是你面对的那个人,他的情绪和你自己的情绪,不在同一个频率。”
两个人相处,就像两个调频收音机,你永远调不准那个频率,那就永远听不到我的心声。
真正的知己,频率一致,三观相合,不用太多言语,不用太多讨好,自有悠悠琴音,深入彼此之心。
只有遇到一个灵魂能与之共振的人时,我们的生命才终于不再孤独。
人生很贵,请把时间留给相处舒服的人。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
与某人的关系越亲密,越容易经常与其发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及与初次见面者交往容易。
家庭成员、情侣之间常常相互埋怨,原因何在?
这其实可以用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也叫心理距离效应)来解释。
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
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
这是个很古老的故事了,其中的寓意是告诫我们:
人与人之间其实就像是相互取暖的刺猬,相处之时要学会保持距离,只有适当的距离才会使人愉悦。
就像老话的“距离产生美”。
保持距离感,设置的是物理距离或心理距离,而不是感情距离。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
爱人之间,距离是美丽;
朋友之间,距离是爱护;
同事之间,距离是友好;
陌生人之间,距离是礼貌。
交往的至高境界:
亲而有间,疏而有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林琛张清雅徐灵儿是一位心怀正义的年轻侦探,在玖日故事创作的小说《绿茶跟我交换命格,我将计就计》中,他将面对一系列扑朔迷离的谋杀案件。富有智慧和洞察力的林琛张清雅徐灵儿
2025-09-23 10:36:27"李安安,你妈就是个破鞋,还想要什么名分?"电话里传来一个女人尖锐的笑声。我握着手机的手在颤抖。妈妈在一旁哭得像个孩子,眼睛红肿得像核桃。"安安,妈妈对不起你..."我看着妈妈
2025-09-23 10:24:30大眼诡错把胶水当成眼药水滴在眼睛上,下一秒它就疼得大叫,说它的眼睛睁不开了,这也导致它的破防值达到百分之九十九。我抓住机会跟它签订契约,它虽然想拒绝,但系统不容它拒绝,顷刻
2025-09-23 10:12:25他为白月光一掷千金的夜晚,我正独自在病床上咽下最后一口气,临死前的电话只换来他一句冰冷的“别来捣乱”。重回三年前,我只想离婚,让他滚出我的世界。我重拾梦想,光芒万丈,成为他
2025-09-23 10:00:30现代言情题材小说《爱恨如孤帆,你我隔万山》是“苏烬雪江妄温予谦”大大的原创佳作,该书以苏烬雪江妄温予谦为主角,主要讲述的内容有:“听烬雪说你有心悸的毛病,
2025-09-23 09:48:26《奈何桥头不回首》是一部短篇言情小说,由作家贺斯年桑璟柔创作。故事围绕着贺斯年桑璟柔展开,揭示了贺斯年桑璟柔的冒险与成长。这部小说兼具紧凑的情节和深度的人物塑造,为读
2025-09-23 09: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