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和平路在什么位置(早年间邯郸繁华的和平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5 10:46:00    


和平路日伪时期名叫新民大马路,是一个充满殖民地色彩的名字。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10月初,邯郸解放了。解放后,首先把这条新民大马路正式更名为和平路,寓意是:邯郸人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1949年开国大典时,邯郸人民的庆祝活动就在和平路上举行。

由于这条街上有邮政、饭馆、茶庄、钟表、照相、澡堂、金融等行业,所以是当时邯郸最繁华的街道。但那时的这条街,繁华之处也只不过是西从火车站始,东到南关口,再往东便没什么了。那时的和平路和市内的其他街道一样,全是土马路,两边儿是青砖砌成的露天马路沟,如果遇上大雨天气便沟满为患,人们只能蹚水在马路上行走。1954年这条街才轧成了沥青路,马路沟也改成了不露天的下水道。

市文化馆

在和平路与邯山街交叉口处有一个全市唯一的交通岗,岗台上有一伞形的建筑,邯郸人称作“交通伞”。就在“交通伞”西边的和平路路北有一座邯郸市文化馆(后来改成了新华书店,现金鹏大厦处)。市文化馆是楼上楼下两层,楼下是邯郸展览馆,楼上是阅览室。阅览室东头的里间既是图书馆又是邯郸有线广播站,播音员坐在麦克风前进行播音,通过街上电线杆上的有线喇叭播放出去,定时向市内广播新闻和文艺节目。

瑞华银行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签订了《双十协定》,但国内局势仍不稳定。为防备国民党伺机发动内战,中共中央决定按照“争取和,准备打”的方针做好两手准备,把国营经济转为民营的形式经营。于是,1946年6月11日,边区政府在邯郸建立了一所民营金融机构——瑞华银行,总行就设在和平路西头路北,胡竹轩任行长,下设南宫、邢台、长治、晋城、临清、菏泽、济宁七家分行,形成了一个晋冀鲁豫边区的民营金融系统,成为仅次于冀南银行的解放区第二大银行。

1949年北平解放,瑞华银行总行随中央机关进驻北平接管旧银行,随后并入中国人民银行,将全部资产和人员都纳入了中国人民银行,壮大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力量。

瑞华银行成立合影

金字招牌的万宾楼饭庄

万宾楼饭庄是邯郸市最早的饭庄,在和平路清华池澡堂(即青年浴池)胡同口的西边路南。

该饭庄号称“金字招牌永不倒”,创建于1940年,是邯郸市内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接待外宾最多的大饭庄,以经营地方菜和中州菜为主。由于地处车站前的繁华地带,所以常年顾客盈门不断,后又增建高级宴会厅。大时代剧院演出的京剧名家奚啸伯、李盛藻、尚小云、荀慧生、毛世来、贯盛习等,皆在这里就餐。该饭庄不光是名人就餐、本地富商招待宾客之佳处,也是邯郸唯一接待国家领导人的饭庄。1946年2月,晋冀鲁豫党政军首脑机关进驻邯郸,朱德、刘伯承、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曾在此用餐。

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为了防止日军南进,于1938年4月炸毁黄河花园口的大堤,造成黄河下游的河南、安徽、江苏千里之广的黄泛区,抗战胜利后,人们要求“黄河归故”(即修复黄河大堤)。1946年2月,国民党组建黄河堵口复堤工程小组。1947年1月3日,国共双方“黄河归故”小组举行谈判,会谈地址就选在邯郸的万宾楼。参加谈判的有中共中央特派代表饶漱石、晋冀鲁豫边区代表滕代远、戎伍胜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驻北平执行部代表、联总驻华卫生专员、联总豫北办事处卫生医务主任等。可见当时万宾楼饭庄的知名度和重要性。

1956年,万宾楼饭庄在公私合营时迁到青年浴池的东边路南,更名为邯郸第一食堂。从此万宾楼饭庄的“金字招牌”便消失了,最近在城内中街的南门里得到了重新恢复。

享有盛名的德茂恒茶庄

在万宾楼的西面,是邯郸最有名的德茂恒茶庄,该茶庄原是孟仵村李三和的鸿昌号杂货店,从1923年才由王郎村的米德懋接管开始经营茶叶,并更名德茂恒茶庄,以德经营,老少无欺,足斤足两,并赊账销售。由于地处火车站前的闹市,所以在省内外享有盛名。到1935年,便开始与福建省福州市的陆经斋茶庄、何同泰茶庄建立了联盟经营关系,使生意更上一层楼。为了扩大经营,便在新华前街设一德茂恒分号,由米德懋的次子米毓诚和汉霸庄的常致道负责经营。因货真价实,品茗最佳,也成了招待名人、贵宾的专供茶庄。

邯郸第一家装饰霓虹灯的泰和春

在和平路与邯山街交叉口的西南角是邯郸有名的泰和春糕点庄,是一座非常气派的三层楼,楼外二、三层装饰有霓虹灯,一到夜晚,霓虹灯上的红、绿、黄颜色在边框上不断地流动,框内“泰和春”三个大字不停地变换着各种颜色,一楼橱窗内各种糕点在彩色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香甜可口。

泰和春糕点庄最初只是个小门面,糕点门类齐全、货真价实、价格便宜、童叟无欺。特别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临近时,市面上的中秋月饼纷纷上市,而泰和春的中秋月饼因品种齐全,备受人们的青睐。尤其是五仁月饼,选料精细,配方独特,皮薄馅大,清香可口,常常被抢购一空。由于买卖兴隆,后来将门面翻盖成了三层非常阔气的大楼,并装饰了霓虹灯,成为邯郸第一家装饰霓虹灯的店铺。

和平路与邯山街交叉口的“元宵灯会”

早年间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皆在和平路与邯山街举办,两条街就成了元宵灯会的天堂。从四乡八里来观灯的人摩肩接踵。街道两旁各家店铺的门脸上,都挂满了各种各样、造型独特、别具一格、五颜六色的花灯,如鲤鱼灯、金龙灯、元宝灯、宫灯等等。特别是和平路与邯山街交叉口的“交通伞”处最为精华。搭建了一个大古楼,把交通伞罩在了古楼下。这座高大的“灯彩古楼”上,各式各样的花灯“十二生肖灯”、“八仙过海灯”、“唐僧取经灯”、“五谷丰登灯”等等争奇斗艳,并有各种灯谜,人们一边观灯、一边猜灯谜,乐趣无穷。令人陶醉!故此,使这里人潮涌动川流不息,热闹非凡,一直能到后半夜,人们还不肯散去。

元宵节一定少不了要吃元宵的,特别是在“交通伞”北面的丁字街路口与邯山街南段的邯山剧院(后来的邯郸剧院)门前的广场上,有现吃现做的元宵摊,品种花样齐全,吃带皆可。

由于当时和平路与邯山街交叉口往东没有出名的大字号,只有和平路上的路南有一座“邢台鞋庄”和“义兴饭庄”(即后来的和平餐厅),路北有一座“慈爱医院”和“口腔医院”,过“菜市街”南口往东是一家邮局,再往东一过南关口就没什么了,显得萧条冷清了。而如今的和平路仍是邯郸旧城区的主干道之一,也是丛台区和邯山区的分界线。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退去了时代的旧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