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理想就是,在圣王的统治之下,建立一个尊卑有序的仁爱社会。这个理想是以“仁”和“礼”为根基的。
你可能会说,“仁”是违背人本主义的,孔子主张杀身成仁,他把道德凌驾于生命之上,应该否定;你还可能会说,孔子杀少正卯和朱熹杀18位农民领袖时,他们这些儒学大师做到“仁者爱人”了吗?历史上你有见过几位仁义之君?你甚至还会说,“仁”太虚伪了,只要求做到的义务却没有给予丝毫的权利。这些说的都没错,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说,“仁”成就了孔子的伟大。如果抛开时代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你会发现孔子的“仁爱”是悲天悯人的。当一个人、团体、阶层、阶级或者国家为了自己谋利益时,如果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什么和谐社会,什么人类命运共同体那都不在话下。所以你说的那些其实是时代的、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所赋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不足早已不复存在。
对于“礼”,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他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秩序。臣民必须尊君,不能以下犯上。“君”最好是圣王,如果不是圣王,作为臣必须“正君”。当然,孔子也说,“以道侍君,不可则止。”这里孔子没有要求臣民必须服从君主的命令。孔子的思想是带有理想化色彩的。对于人民,孔子要求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要取信于民,并且实行富民措施,富民后然后教民。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对于春秋末期,一个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年代,大家都想当“主”,要当主必须集权,必须富国强兵,而孔子的思想刚好跟他们相反。孔子周游列国时有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也就好理解了。
孔子难以施展“平天下”的报复,转而办私学,著书立说,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无疑是明智的,“至圣先师”这个评价或许不为过吧。
赵淑芬李明德李国强是小说《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死亡闭环》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近期在网络上非常火爆,作者“骑驴望月”正在紧锣密鼓更新后续中,概述为:但看上去品质不错
2025-09-22 11:00:26他喜欢了顾以宁整整十年啊!从情窦初开的十五岁,到如今二十五岁娶她为妻,他人生中最美好、最鲜活的十年,眼里心里,全是他一个人的影子。他和顾以宁在一个大院里长大,她是院里最英气
2025-09-22 10:49:27晌午的黑水镇,日头毒得能晒化青石板,。“老张头茶寮”的破布棚子下,倒是聚着几分躲避酷暑的闲人和阴凉。“听说了没?昨儿个‘财源’可来了位‘阔少’!”粮铺的刘掌柜拍着桌子,唾沫
2025-09-22 10:27:28口碑超高的短篇言情小说《重生之夏:星光与尘埃的逆袭》,苏念林晚星是剧情发展离不开的关键角色,无错版剧情描述:书桌上堆着高一的课本……这不是她的出租屋,是她高
2025-09-22 10:05:29短篇言情小说《我在女儿家当保姆,她还嫌弃我偏心》,由网络作家“奶油甜甜圈”最新编著而成,书中主角包括张雪媛陈铮等,叙述一段关于仇恨和爱情的故事,故事内容简介:&ldq
2025-09-22 09:55:26雨夜的江城市像被泡在墨水里,霓虹灯透过雨幕,在湿漉漉的柏油路上晕开一片片模糊的光斑。凌晨三点,城东老巷的垃圾桶旁,环卫工老张发现了第七个受害者。女孩穿着粉色连衣裙,蜷缩在
2025-09-22 09: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