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宋·苏轼《浣溪沙》
这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感怀词。
词有小序,记载了写作时间为腊月二十四夜,南方小年。地点则是在淮水之畔的泗州古城,与友人一起去南山游玩。冬春之交,苏轼能喝到“雪沫乳花”茶,能品到“蓼茸蒿笋”菜,比他在黄州的日子好多了。因此,理解“人间有味是清欢”就更有意味了。此时决定归隐宜兴的东坡,依旧那般闲适、淡泊、清旷。
若是你是自由身,你就可以去见想见的人,去看想见的风景,去吃喜欢吃的酒席,去品喜欢品的香茗。好多人没有自由身,故而这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也日拖一日,难以成行了。苏轼,此次入淮,正是递交了辞职报告之后的一次自由之行。他不再受到官场的约束,乘一叶扁舟,无拘无束,漂泊在自由自在的世界里,过着自由自在的游心之旅。难怪东坡心中会生出“清欢”二字,摆脱了世俗名利,才能回归到淡泊清欢的状态啊。
“清欢”,其实就是词人“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态度的一种延展与补充,也是你认为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和情感。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上阕是说,细细的雨水,微微的寒风,淡淡的寒烟,稀疏的柳枝,蜿蜒的淮水,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清澈的洛涧,汇入淮河,水势浩大,茫茫一片。这是写“景物之清欢”。
细、淡、渐、乳、春、清等字的运用,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情感流转其中。
一切清浅的、清淡的、柔柔的、细细的,都好像更加令人舒服、自在,没有压力。
清浅的欢愉,一点点开心,就好了,大喜未必是什么好事。其中透露出一种“乐极生悲”的哲学智慧。
淡淡的小开心,就是人生最好的礼物了。正如人生不需大富大贵,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也就足够了。
看淡一点,人生就会多一份坦然与豁达,多一份释然与自由。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下阕是说,泡上一壶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浅的欢愉。这是写“茶食之清欢”。
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是点题之句,全词皆围绕此句展开叙述。那风景是“清欢”,那茶香是“清欢”,就连那春味也是“清欢”。因为“清欢”,而无所不欢,无所不爱,无所不足,无所不静。
人与人的情感相处,有的时候也不要过于浓烈,保持适当的距离 ,淡淡的喜欢,更容易相处长久。太过浓烈的爱,容易来得快,去得快。“君子之交淡如水”,说的也是这样一种“清欢”态度。少一份功利,多一份真诚,轻松舒服的关系才能够让彼此不累。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好的关系不是牵绊,而是放手,给彼此空间,不过分占有、索取、捆绑。
纵览全词,细细的雨水,微微的寒风,淡淡的寒烟,稀疏的柳枝,蜿蜒的淮水,淡淡的茶香,清爽的春蔬,都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清欢”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在山水中从容,在平淡中安然,是为感怀词中的名篇佳作。
月季叶子黄还脱落了是怎么回事?月季叶子黄并且脱落了,可能有很多原因导致的,想找到导致它脱落的原因,我们首先回想一下自己对它做过什么事情,比如说如果我们刚对它浇完水让它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是因为我们浇水不断导致的。现在小妹就分别罗列一下可能导致月季叶子变黄的原因。 1、浇水不当 浇水过多或浇水过少都可
2025-04-01 09:38:34高层住宅风水图解之楼层,风水一般讲求五行相宜。高层住宅因离地高,就比较缺乏土行。故而一般命理为土属性的人比较适合高层住宅,但是住高楼的并不都是土属性的命理。在住宅内部的装修装饰就得采用填补方式,或者避免一些禁忌事项。高层住宅风水图解之客厅,大门和客厅之间应安置玄关或矮柜遮掩。大门与客厅之间无隔断,外
2025-04-01 07:55:22刚移植的多肉法师尚处于服盆期,叶片干枯是正常现象,半个月即可恢复。如果发现情况长期持续,要找准原因。土壤长期潮湿,会导致根系腐烂,此时要对盆栽进行脱盆修根,换新土栽种。反之,长期不浇水则要及时补水,使其恢复生机。气候干燥时,还可以给空气中喷雾增湿,让叶片水嫩。养护的环境要温暖舒适,通风透气,控制温度
2025-04-01 03:56:01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知道,收音机叫半导体,很多人是不知道半导体就是收音机的。这个词是由来已久的,我们知道导体和绝缘体,两者之间就是半导体。刚开始的收音机使用的是电子管,电子管体积大,耗电高,寿命短,之后大概在1940年代,逐步用半导体制作晶体管,替代了电子管,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收音机也就叫做了半导体
2025-04-01 03:18:12通货紧缩,一般都只会出现预期,很少有真正出现通货紧缩的现象。因为在当代,各国大多实行信用货币经济,不再是过去的那种用银元、金币等实物流通的银本位、金本位制,大家用来交换的都是印钞机印出来的纸币。换句话说,“货币之锚”已经脱离了具体的实物,而是仰仗于一种拟制出来的一国主权信用。纸币不像银元、金币,需要
2025-04-01 00:37:19在《爱莲说》这篇文章中,作者周敦颐通过对莲花外貌和其品格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莲花的喜爱,同时也起到了传达自身志愿的作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更是可谓流传千古。与此同时,为了映衬出莲花的高雅不凡,作者周敦颐还将菊花和牡丹花这两类花与其进行了对比,牡丹则成了金钱富贵的代表。但是,作为一种在
2025-03-31 12: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