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7月14号是什么节日(七月十四逢月忌,凡人不做三件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2 08:08:07    

农历的七月十四,也就是中元节的前一天。在农历七月,大家往往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上,却容易忽视这前一天的特别与庄重。实际上,七月十四作为月晦之日,咱们得怀着敬畏之心,依照老祖宗的规矩行事,才能求得平安顺利。那么,啥是月晦?这一天又有哪三个避讳需要我们牢记呢?


明天,公历八月十七,农历七月十四,月晦之日悄然来临。


七月十四有着独特的意味:


“七”这个数字,在咱们国家的文化里,那可真是意义丰富。就像“一周七天循常理,七星闪耀照夜空。七情六欲皆人性,七色缤纷绘彩虹”,处处都展现着它的不一般。在宗教的世界里,七也有着重要地位。道教认为七是万物生成的基础,佛教里释迦牟尼历经七天七夜的修行而觉悟成佛。七月十四,正好处于“二七”相交之时,意味着阴阳交汇,先人的灵魂归来,在人间和地府之间徘徊。


“既望”之夜,月影朦胧:


农历七月十四被称为“既望”,这是根据月亮的变化来的。月圆的时候大家都欣赏,而既望这一天,月亮的光芒开始收敛,预示着满月即将到来,也暗示着阴阳转换的微妙时刻。在这一天,阴气逐渐浓重,灵界和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鬼魂能够自由活动,民间因此把这一天叫做“鬼节”,传说鬼门大开,各种鬼魂在夜间游走。


月晦之日,避讳有三,习俗亦多:


在古代的天文学里,北斗七星指引着星辰的方向,而五黄廉贞星在九星中地位尊贵。每个月的初五、十四、二十三,它会降临中宫,古人觉得这容易冒犯,所以把这几天叫做“月晦”。到了七月十四这一天,月晦又到了,特别提醒大家:有三件事不要做,以免招来不好的事情。


其一,“莫行嫁娶之礼”。七月十四本来是祭祖的日子,气氛严肃庄重,和结婚的喜庆完全不同。而且这一天阴阳交织,恐怕对新人未来的运势不好,所以古人在选择结婚日子的时候,一定会避开这一天。于此日,人们还会在家中设立香案,摆放祭品,以祭祀祖先。


其二,“勿近水边嬉戏”。河水被认为是地门所在的地方,七月里,地门打开,鬼魂回家,水里更是灵魂聚集的地方。再加上秋天来了,水温变凉,游泳容易伤害身体,更可能冒犯水中的亡灵,惹来灾祸。这一天,有些地方会在河边焚烧纸钱,祭祀水中的亡魂。


其三,“谨防深夜出行”。夜晚来临,阴气更重,七月十四尤其如此。古人对神灵充满敬畏,晚上出去可能会打扰到祖先,也怕自己沾上不好的阴气。而且以前照明条件不好,道路不好走,夏天的晚上蚊虫很多,深夜出去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在某些地区,人们会早早归家,紧闭门户,避免夜间外出。


总的来说,七月十四遇上月晦,世人要牢记三个避讳:不嫁娶、不近水、不夜行。还有诸多传统习俗,承载着人们对先人的缅怀与敬畏。希望大家遵循老祖宗的教诲,平安度过这一天,生活幸福美满,吉祥如意!